一个产品想要获得用户的喜爱,必须要对用户群体进行深入研究,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设计。但是,在产品设计中,还存在着一些误解和偏见。
最近,我注意到,无论是处于初创阶段的企业,还是已经成立的组织,都对产品设计研究表现出了更大的热情。企业已经接受了这样一种理念:有意义的创新需要把客户理解为生活复杂的个体。
当然,随之而来的神话、误解和偏见也会让人摸不清状况。下面这篇简单的文章就是为大家解释一些错误的观点,并总结了在产品设计实践中需要注意的 9 大原则,旨在广泛传播和分享。
一、拥抱不确定性(Get comfortable being uncomfortable)
一直以来,我们都被传统教育培养成重视答案和害怕问题的人。我们在学校因为正确的答案而得到奖励,我们在工作中因为聪明的想法而得到奖励。难怪这么多人都在找理由避免做研究,特别是定性研究。
因为定性研究常常显得“缺乏高级知识理论”,会让人产生焦虑。定量的东西至少有各种标准化测试,能带来熟悉感,令人舒适。我们经常沉迷于标准化的方法以及各种数字指标,因为那是我们熟悉的领域,看上去也十分高大上。
保持一种研究心态意味着要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,确定性是一种幻觉,任何答案的保质期都很短。从长远来看,一个好问题更有价值。除非你承认你没有答案,否则你不能问好问题,也就是说你不能学习。
二、先提问,再做原型(Ask first, prototype later)
“如果我们只测试开瓶器,可能永远不会意识到顾客更喜欢螺口瓶。”
当然,我们确实需要一个快速完成的可测试原型。但是,原型是一个具体答案,它是有形的,即使它只是一张纸上的草图。这很舒服,比只是问问题舒服得多,即使这相当于烧一大笔钱,或者花费大量工作。对于那些想要通过快速、明显的进步来展示自己价值的人来说,只是简单提问题就像浣熊洗棉花糖一样徒劳无功。
但是,过早开发原型的危险在于,将资源投入到没有人问的问题上,而忽略了机会成本。测试一个原型可以帮助你完善一个已经很好的想法,而不是告诉你是否在解决正确的问题。而且人们很容易将原型的打磨效果等同于创意的质量(比如那个忽悠失败的 Juicero 榨汁机),研究报告中粉饰的亮点也容易被误认为是具有价值的洞察。
三、了解目标(Know your goal)
只有你事先了解做某件事的原因,问问题才不是浪费时间。你必须公开发誓:你的动机不是“为了证明自己正确”。
通常,出于对研究的一腔热情,团队会在没有明确和一致目标的情况下开始与客户交谈。之后,他们觉得自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,却不知道如何运用所学,来提供解决方案,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拿出来。于是经常会听到这种说法“我们去年做过研究,那是浪费时间。”然后,团队又回到了创建原型和测试原型的舒适圈。或者,他们对听到的内容有不同的理解,结果又因谁对谁错开始争论不休。
在大公司机构中,有时大家都有心照不宣的目标:“让产品负责人做他想做的事,表现出我们在尽力做研究。”这听起来可能有点讽刺,但我与许多在资金充足的研究部门工作的资深研究者交谈过,他们撰写的宏伟报告对决策没有任何影响。承认这个事实,是阻止它发生的第一步。
绝佳的起点应该是“让我们设立一种共识的方法,来快速理解他人的观点”,不要在事后附加其他目标。
只有当你确定了一个目标,才会知道你需要了解什么。在选择如何回答之前,你必须知道你的问题是什么。